产品搜索
液压系统厂家精益求精:看德国、日本、韩国的质量是如何炼成的?(上) |
浏览次数:2431 次 发布日期:2018.01.24 字体:大 小 |
东莞金中液压有限公司专注液压领域,以质量为生存,做专业的液压系统厂家 。金中液压所生产的液压 产品,包括液压油泵、液压阀、液压系统以及液压配件等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行业。金中液压所产液压 设备齐全,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有保证。不断学习是金中液压不变的良好习惯,今天就来看看德国、日本、韩国的质量是如何炼成的?
在当今世界,“德国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制造品牌。只要一提起“德国制造”,世人就会自然联想起 自己看到或使用过的德国产品,大到火车、桥梁、建筑,小到帐篷、钟表、厨具,甚至水龙头,给人留下 的印象是耐用、精致、安全、可靠等等。“德国制造”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现代工业的“标杆”。 在欧洲,德国是现代化相对较晚的一个国家,自然资源也比较匮乏,但却能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崛起为世 界强国,靠的就是高质量的“德国制造”。这也是该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并重新强大的“密码”,也是为何能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仍“一枝独秀”的主要答案。德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事制造业,它们多 专注于一种或一类产品,表面看,生产比较单一,但它把产品的品质都做到了极致,即便是很普通的刀子 和水龙头等日常普通用品,德国人也要做到最好。
质量促使“德国制造”重生和崛起 然而,回眸历史可知,“德国制造”的声誉并非是上天的特别眷顾和恩赐,而是德意志民族“知耻而后勇”,靠 创新、靠质量、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德国人,开始仿造英、法、美等先进国家产品,以低价冲击市场,包括后来鼎鼎 大名的克虏伯也是如此。英国对德国人这种偷窃专利、“山寨”仿造、伪造等行为成风恨之入骨,形容其“厚 颜无耻”。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商品博览会上,价格督查、机械制造专家若洛克斯对参展的德 国商品作出“价廉而质劣”的评价,并在世界各地不胫而走。
这对德国产品和德国制造打击很大。为惩罚德国商人的不法行为,保护本国商品利益,英国也开始采取具 体行动,最直接点燃的导火索是这样的。那一时期,有一个叫谢菲尔德的英国公司,其制造的剪刀和其他 刀具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因这种刀剪均由铸钢打造,因此特别锋利并经久耐用,当然,价格不菲。 为谋图私利,德国索林根市的刀剪生产商就假冒这个品牌,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打上“谢菲尔德”或“谢菲尔 德制造”的质检印章而出口到国外。
由于模仿产品是用铸铁打制,虽然看起来与谢菲尔德的刀剪别无二致,但锋利与坚硬度都无法与英货相提 并论,使用寿命也差得很远。假货流入市场,给谢菲尔德品牌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这一丑闻曝光后,英国 人对德商的卑劣行径忍无可忍,英国企业家们掀起了抵制德货的运动。迫于民众的压力,英国议会于1887 年4月23日通过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进口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即德 国制造”字样。英国企业家希望以此吓退消费者,转而购买英货。
家和民族对此的彻底自省和反思。他们认识到,若洛克斯教授当年曾经给德国企业“用质量去竞争”的建议 是完全正确的。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绝大多数德国企业基本上都是遵循若洛克斯的这一教诲,对自己的产 品严把质量关,处处、事事、时时重视质量,从细节上关注质量,设计上又勇于创新,技术上不断进步, 再加上德国工人的格外吃苦耐劳和严谨认真。
至19世纪末期,德国多数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基本上摆脱了“价廉而质劣”的名声。就连过去曾经对“德国制造” 十分反感的英国人也开始认识到,许多德国商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并且真正做到了“价廉 物美”,质量上乘,甚至超过了英国货。就这样,德国人靠着专注与执着,久而久之,“质量可靠,经久耐 用、做工精细、供货及时、服务周到”这一德国产品的鲜明特征,彻底扭转了“德国制造”在世人心目中的负 面印象。
图强,严格企业管理和经营。到19世纪后期,其工厂已具很大规模,员工逾万。克虏伯在生产经营中,特 别注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后来他又多次赴英考察,不仅为公司引进技术,而且还学习英国一整套企业 管理方法。克虏伯还特别认识到,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首先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他在提高和改善工人福利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严格工厂管理,例如,规定谁若迟到五分钟上班,就会被扣 除一个小时的工资,而这笔钱则被存入企业的疾病保险基金里。如此以来,克虏伯的企业很快得到发展壮 大,产品线不断扩展,质量也不断提高,公司效益节节提升。就这样,克虏伯的名字在世界市场上不断传 扬,慢慢地,当人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马上联想到克虏伯质量过硬的产品。
例如,克虏伯的军工产品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德国皇帝和世界上许多国 家的首脑,都成了他的座上宾和重要客户,就连远在东方的大清帝国,也曾订购过克虏伯大炮。
车是英国的劳斯莱斯、捷豹等品牌,但后来,皆被诸如“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这些风靡全球的名牌所 超越。成就“德国质量”的重要因素。
以下几个根本原因: 自工业革命以来,可以说质量文化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来,德意志的 传统文化是一种基督教文化,信奉“上帝”,敬畏“上帝”,并且养成了符合“上帝”要求的“诚实、守信、敬业” 等等这些“人间美德”。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后,在德国崛起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的信仰也在悄然发生变 化,虽然还是在信仰“上帝”,但实际上却更多的是崇尚科学。而科学是与质量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越科学 、技术含量越高的东西就越要有质量。
因此,德意志人把对“上帝”要求的对“道德”的坚守和忠诚,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对科学、对高科技产品高质量 的追求与坚守,逐渐养成了诚实守信、敬业守责、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精益求精等等的职业精神和质量 品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德国人都树立了大质量观念,能够做到事事、时时、处处重视质量,质 量意识已“根植于头脑里,融化在血液中”。
实,能够正视历史与错误,这也是它不同于某些做过同类事情的国家的地方。德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 生了不少伟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优秀科学家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他们对人类的进步和科技发 展都作过比较大的贡献。德国之所以能够重新崛起,在当今又以“德国制造”、“德国质量”赢得世人的尊敬, 归根结底,是靠德意志民族的优良文化品质。
德国是世界上率先并且强制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国家。之所以说强制实行义务教育,是因为该国虽然教 育全面免费,但国家却规定不允许学生逃学,否则家长是要被处罚的。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首先不是被视 为一种培养“谋生”能力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培养“合格国家公民”的手段出现的。
在该国,培养工人的素质和技能,主要依靠一种被称之为“双轨制职业教育”的体制。这种极具特色的教育 体制是德国的独创,从1880年就开始实行。此种职业教育是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方式,理论与 实践紧密结合。每个学生要经过三年学徒工式的教育培养训练,其中:两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两年在 学校的学习培养费用,由相关的州政府财政出资,一年在企业的实习,由相关企业出资。据统计,全德约 有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这样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它也是年轻人通往职业生涯(也就是我们现 在所说的“就业”)一条重要途径,不像我国“千军万马”都挤大学这一个“独木桥”。其实在德国,各类专业技 术工人是许多青年心仪的,薪酬待遇与英、法、美、日等国的白领阶层相差无几。这也许是铸就“德国制造 ”和“德国质量”的秘密之所在。
党派上台执政,德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着力建立和健全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 识传播和人力资源培训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的显著特点,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与协调, 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与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联系、协商。运作十分完 善且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保证了该国制造业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公司恪守的哲学是,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以及质量,而不是别的自己不能把握的 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德国虽然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和独立的机构从事研发,但 企业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它既是研发基金的重要提供者,也是自主研发和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及参与者。 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曾一度停滞的德国企业研发投入不降 反增,2012年增长了7%,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卫生、消防、运输、食品、医药、医疗乃至家政服务等等所有行业与领域,毫不夸张地说,凡涉及社会 与人的事或物皆有相应的标准规定或规范。每年全德发布上千种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诸国及世 界其他国家与地区或作为范本借鉴或被直接采用。笔者在联邦德国参与进口设备验收和操作培训期间,了 解到该国有不少企业还制定有质量精度严于国标的工厂内部标准。
(本文出自爱液压论坛)
的介绍请登陆金中官网:www.pumps88.com |
【打印】 【返回】 |
Copyright by www.jzyyz.com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东莞市金中液压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0769-85831413 13925199413 传真:86-0769-85891413 Msn:kingke188@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4238059号
地址:东莞市厚街赤岭莞太路65号(厚达科技园) Bmap Gmap
【百度统计】 :[网站后台]